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80816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材料二:自古书契(文书)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绢类的丝织物)者谓之为纸。贵而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破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从此没有不跟着使用的),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材料三: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思想领域的哪一繁荣景象?请举一例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蔡侯纸”具有哪些优点?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纸出现在哪个朝代?
(3)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了,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和创作者。
(4)综合以上探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支配了中国两千余年,对许多东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有过重要的影响,同时对欧洲的思想文化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百度》

材料二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孔子在当时提出了怎样的治国方略(政治主张)?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农业生产领域的变化导致了哪一新兴阶级势力的增强?

(3)结合战国时期历史背景,列举材料三中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举出3个)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并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各举一件史实对该观点加以证明。

2019-02-13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如果立法严厉明确,就没有人敢犯法,国家还有什么不能治理的呢?

材料三:这样顺其自然,无私无我的治理,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了。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儒家学派谁的观点?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列举他的一项教育成就
(3)材料二三分别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4)如果你是这个时期的国君,你会接受哪个学派的治国观点,为什么?
2022-11-07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与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中最体现变法性质的是哪项措施?材料中还有哪些措施?(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三   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思想领域出现了活跃局面。


(3)我们通常把材料三中思想领域的活跃局面称为什么?请你从材料中找出这种新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派创始人及核心思想
2023-07-25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