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清的科技与文化 > 北京城和明长城 > 明长城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8618522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价值。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劳动创造价值”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推介建筑遗址——汲取劳动智慧】


(1)一组同学准备介绍下面两处建筑遗址。请根据他们给出的推介理由,帮他们写出推介词。

任务二【收集文献资料——领略劳模风采】


(2)二组同学收集了相关资料,请指出中苏两国“劳模运动”的共同作用,并列举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的伟大贡献。

任务三【撰写历史短文——见证劳动价值】


(3)三组同学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以“劳动创造价值”为主题,从图中任选三个事件,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宣讲稿。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为了抵御匈奴,在秦、赵、燕等国长城的基础上,一道绵延万里的宏伟建筑在北疆拔地而起,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摘编自张不叁《秦长城:成为中华图腾的万世基业》

材料三:长城以北的草原文化,骑马、射箭、摔跤、歌舞、音乐通过长城沿线的经贸互市传到了长城南面的许多城市,传到帝都北京以及全国许多城市,长城以南的文学作品、诗歌、戏剧、文化、绘画、工艺美术、手工业技艺等也通过长城沿线的开放市场传到了长城以北。

——摘编自罗哲文《中国古代长城南北的文化对话与交流》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从战国时期到秦朝,“长城”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综合三则材料,指出“长城”在历史上有哪些功能或作用。
(3)请你为“长城”设计一句宣传语。
2024-05-05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有效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明代在长城防御体系的建设方面达到了高峰。它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以一重多重或关堡和烽燧为支撑点,构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一防线位居游牧地区与农耕定居地区邻接处,客观上利于彼此经济、文化的会聚。

——摘编自李文龙《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1)根据材料,简述明代修筑长城的目的。
(2)小历认为,长城是战争的产物,其作用是军事防御,保卫中原文明。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3-05-11更新 | 17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图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元亡后,元顺帝与部分蒙古贵族退回草原,他们时刻图谋恢复旧业,不断向南发动军事进攻,骚扰明朝的边境,掠夺人口和牲畜,给明政府带来极大威胁。


   
图二:明长城示意图
(1)根据图一呈现的内容,写出图一中C处的古代地名是哪里?这一水利工程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2)材料一是关于大运河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大运河开通的积极影响。
(3)图二中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4)依据材料二,分析明朝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023-08-31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