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张骞通西域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1879959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


材料三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远洋航海活动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请写出这场航海活动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4)阅读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丝绸之路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解说条理清楚)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丝绸之路路线简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B两处填写完整。为丝绸之路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谁?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铸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何时?东汉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

材料三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建设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意义。
2020-01-15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材料二 ……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材料三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将汉朝的丝绸等货物,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大发展的表现。指出秦国在战国时期进行的改革及其在经济上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措施及其积极作用。
(3)指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往来的大动脉。
(4)综上,指出影响经济发展的要素。(两点即可)
2023-10-26更新 | 8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地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1)写出材料一中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和目的。
(2)从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
(3)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条路线开通的历史意义。
(4)图一和图二这两张图片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5)根据材料二,说说今天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2022-05-17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