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贞观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8840024
唐朝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 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百度文库》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他统治期间的哪一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在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
(3)材料三体现了唐朝怎样的对外政策?根据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一   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合宣布,《清明上河图》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即将完成,这件国宝级作品将从纸上立体起来,于2018年春夏与观众见面。

——中国青年报( 2018年03月06日08版)



                       《清明上河图》局部
(1)观察这幅名画,你能感受到我国古代哪个朝代怎样的社会信息?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二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并写出材料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北起常州与无锡交界的五牧(今属洛杜镇),南到无锡与苏州交界的望亭,全长41千米。其中,无锡城区段自吴桥至下向桥,全长约11千米,是京杭大运河上穿城而过的河段,而且开凿历史最久,古朴风貌浓郁,沿河景观丰富。它北接长江,南达太湖,全长四十多公里,纵贯无锡城区。

(3)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大运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价值。
2023-04-17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各个领域的建树熠熠生辉。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官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四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施(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据《以诗证史一从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材料五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的是古代哪一重大工程?依据该材料,归纳出“隋亡”的原因?
(2)材料二描绘了唐朝历史上的哪一盛世局面?材料二诗歌的作者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并写出材料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5)依据材料五,请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据此说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6)综合上述隋唐历史的探究,对我们今天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启示?
2021-07-29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制度改革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摘编自雷海宗《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摘自黎靖德《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摘编自《史学集刊》

材料四   世宗(雍正帝)……建立了君主高度专制的运行机制,把封建专制推向了顶峰。它保证了中央集权,实行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一元化”统治,特别是最高层的统治集团维持了长期的稳定与统一,避免了由此而引起的政治动乱……如权臣、外戚、宦官专政等。

——摘编自李治亭《清康乾盛世》


(1)材料一图所示这种行政管理制度的名称是什么?根据文字材料,概括这种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宋初年面临的主要问题。“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书省”的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行中书省”这一制度的重要作用。
(4)雍正帝“把封建专制推向了顶峰”的具体举措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这些制度或举措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
2022-09-26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