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清建立与君主专制强化 >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 军机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95 题号:19390441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洪武十一年(1378年)十二月,中书右丞相汪广阳突然被流放海南岛,紧接着丞相胡惟庸在翌年正月初二遭到逮捕,初六即被处死。之后洪武帝便不断提出改革计划。中书省被撤销,其下设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获得独立地位且分别属于皇帝。这样明朝的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大权

——《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改革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朝为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4)综合以上探究,总结我国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知识点】 军机处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二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   明朝科举考生看榜图

材料四     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016-12-13更新 | 343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了了,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1)材料一中,图一是清政府哪一机构的办公用房?在该机构中,大臣的职责是什么?

(2)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机构的设立?

(3)材料一中的两种不同的建筑体现了大臣和皇帝怎样的地位?说明了什么?

(4)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2016-11-27更新 | 133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3】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此材料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突出特点?
(2)以元朝和清朝为例,分别说明“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2019-07-16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