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宋代经济的发展 > 经济重心南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19994761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经济篇】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外交篇】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明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科技篇】

材料四:“在宋朝,中国有三项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是在学术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材料一的“这种制度”是在哪个皇帝时期正式形成的?唐朝时,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对“这种制度”的突出贡献是什么?明代的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写出明代的考试形式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此变化是在什么时期完成的?
(3)材料三中,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按顺序分别写出宋朝“在学术上”、“在战争上”以及“在航海上”的发明指的都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东汉后期起,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加上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南方进入经济开发时期。两宋时,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材料二:(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材料三: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中国作家唐欣则出版了《我愿意生活在宋朝》的大作。


(1)根据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一归纳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汤因比、余秋雨、唐欣等人喜欢宋朝的原因有哪些?
2023-07-17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空前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吐蕃传来的马球运动在盛唐时期非常流行,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甚至宫廷妇女都参与其中。唐与吐蕃、突厥首领会盟时组织马球比赛。日本遣唐使把马球的玩法带回了日本。马球运动这项强健体魄、开放心胸的运动,是当时社会和平、富足的体现,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

——摘编自吴建华《从马球文化看唐代文化的包容性和盛唐的自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球运动流行所展现的“盛唐气象”。

材料二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

材料三   宋太宗曾令江南、两浙等诸州长吏,劝谕百姓种植北方的粟、麦、黍、豆等作物。宋神宗时大搞农田水利。北宋中期在南方修复并兴建了许多圩(围)田和其他水利设施。宋真宗时,将从越南引进、原在福建种植的占城稻,下令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南宋时,太湖地区便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3)材料三中宋朝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采取了许多措施,根据材料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2023-04-19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隋时江南相当繁荣,致使隋炀帝说:“我梦江南好。”到唐中期安史之乱时,财政来源于“江南,居十九”。南宋时,“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   南宋初年,金兵虽越过长江,但很快北撤,没造成严重的破坏;此后,由于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金兵未再过长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宁的环境。

材料三   北方人民不愿受金人的奴役,纷纷南逃。绍兴年间,“中原士民,挟携而渡,不知其几千万人”。据1159年统计,南方人口约为1684万,1179年增到2950万。

材料四   南宋政府也采取了许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包括:妥善安置外来人口,设法使流民得到土地,对缺少工具的农民,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把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重要依据,鼓励地方官员关心社会经济发展。


(1)根据以上材料,请你概括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过程。
(2)依据以上材料分析,南宋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结合以上材料,请说说现代社会在发展经济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022-08-30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