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 唐朝的民族政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 题号:20021012
【友好交往篇】中华民族一直秉持与邻为善、友好交往的理念。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   胡服服饰盛行,与初唐、盛唐时期少数民族大量涌入或定居有关,各种穿着的服饰必然影响唐代的社会生活。在中西文化文流、融合的氛围中,男人们由于战争和武备的需要,率先使用胡服服饰,使胡服飘饰在唐代社会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两京、大都市中的皇亲国戚无不竞相模仿,上行下效,胡服、胡妆成为时世风尚,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之特有现象。

——摘编自程旭《唐韵胡风》

材料二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隋唐时期交往交流大事年表(局部)

627—645年

玄奘西行天竺

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

738年

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754年

鉴真东渡日本
(1)根据材料一,归纳胡服成为“时世风尚”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文成公主入藏对吐蕃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一个南宋时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请用史实说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的认识。
(5)根据材料四可以提炼出“唐朝时期各民族友好交往”“唐朝的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等主题,请你任选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及本试卷中提取两三个相关联的史事,围绕主题,加以论说。(要求:先根据主题列出准确史实,再根据主题对史事进行说明。做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通顺,不少于100字。)
22-23七年级下·山东滨州·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始皇下令废徐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货币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诗中反映的是什么?秦朝“标准货币”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了梵文佛经657部……玄奘还将这次所经历的各国各地区的风土、人情、物产、信仰和历史传说等等,撰写成《大唐西域记》12卷,成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印度半岛等国的历史、地理和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

——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概括玄奘回国后写成的著作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   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载(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尽管已双目失明,且年近七旬,仍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了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该寺至今还收藏着鉴真和尚的坐像,这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纪念物。

——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指出鉴真东渡传播到日本的艺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鉴真的优秀精神品质。

材料四   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首领“示之以礼”……唐朝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以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在形式上保留当地原有统治机构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摘自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4)根据材料四、写出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原则和政策。
(5)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哪两个?
2024-03-07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唐宋元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七年级某班探究小组围绕“和谐”这一主题,设计了以下探究任务,邀你一起来完成。

材料一:宋朝时期赋税缴纳情况


材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幕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三:



图1 辽、北宋与西夏并立形势图        图2元朝疆域图

材料四: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写出一点即可)?
(2)宋代初期的哪一重大举措直接促进了科举制的大发展?结合材料二,说一说封建社会实行科举制有什么作用?(写出两点即可)
(3)认真观察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指出从图1到图2,民族政权关系有何变化?从营造和谐民族关系的角度,除战争外,唐宋两朝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当今时代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写一句话。(要求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不超过50字。)
2020-06-22更新 | 6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探究隋唐历史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完成统一,隋炀帝打通南北,唐太宗融合胡汉,两大混血王朝创造了世界性文明,空前盛世就此实现。

——摘编自易中天中华史第13卷《隋唐定局》


(1)隋文帝完成统一是在哪一年?隋炀帝打通南北是指什么?为“融合胡汉”,唐太宗实行了怎样的政策?写出唐朝空前鼎盛及由盛转衰的标志。

材料二   如下图


(2)请据图写出唐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三个重大史实

材料三   (该制度)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3)据所学知识写出“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及武则天完善“该制度”的措施。该制度在宋朝的发展得益于哪一统治政策的推行?

材料四   如下图


(4)请据图写出唐代的三项经济成就。
2019-09-16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