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经济与社会风貌 > 盛世经济的繁荣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0115929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根据下面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李华同学探究“盛唐气象”学习主题时收集到的史料。

序号史料
唐三彩引起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效仿。出现了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等。
敦煌壁画中……人间的荣华富贵被搬到了天上,天国的富丽堂重又搬回了人间。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研究角度唐朝政治安定唐朝对外开放唐朝文化辉煌C
史料序号AB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名为(     )的大型娱乐场所遍布各地大中城市,为市民提供各类观赏性的文艺表演。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在表的A、B处填写对应的史料序号,在C处填写研究角度。
(2)材料二中图1所示工具“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据此推断图1所示工具的名称和主要用途。图2反映出秧马主要用于中国北方还是南方?图片所示的两个工具具有什么共同作用?
(3)材料二中的图三“北宋纸币”名称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图五人物的主要科技贡献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宋代的突出科技发明,试举一例。
(4)材料三中的括号内应填写什么内容?都市的繁荣还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宋代最具特色的文学样式是什么?请举一例代表作品及作者。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材料一 :   



(1)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请写出材料一中的唐朝的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     在我国宋朝时由越南传入的水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部编版《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2)优良的农作物品种的推广也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材料二中由越南引进的新的水稻品种叫什么?“苏湖”指的是哪里?

材料三:

唐朝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宋朝两宋时期,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大力推广复种技术。
元朝官编《农桑辑要》,并把农业生产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标准。
明朝把从美洲引进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推广到各地种植。
清朝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运河进行治理。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除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讲的还有哪些?(要求写出两点)请你写出一部成书于明朝时期的农学著作。
2021-06-30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让我们一起游历长安,感受唐朝气象。

材料一:《唐长安城》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节选

(1)据材料一,列举唐朝商业发展的表现。材料二体现了哪一文学形式?材料一中“鸿胪寺”印证了材料二中哪句内容所描绘的景象?
(2)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角度解释材料中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概括这些现象产生的共同条件。
(3)综上所述,概括唐朝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2024-05-28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基础。下面是围绕惰、唐、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设计的复习任务,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编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七年级历史教材

材料三:宋朝时期,中国首次大规模从事海上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宋朝时期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全球通史》


(1)写出材料一所示唐代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所说的“海上强国”宋朝,当时有哪些著名的海港?(举两例)
(4)综合上述问题,归纳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写出两点即可)
2023-07-06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