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铁犁牛耕的使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20233648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大动荡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西浑源李峪村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发现的春秋后期晋墓出土有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上有鼻环。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

材料二   就百亩田地来说,春秋时期“种地好的能养活七人”,但到战国之初,“种地好的能养活九人”。土地生产力增加28.57%,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人口更大幅度的增加。

材料三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王命不行”,战国时期“砥砺甲兵,时争利于天下”。据许倬云先生统计,春秋259年间,就《左传》记载,共计大小战役1200余次,和平时间为78年;战国的242年中,共计战役460余次,和平时间89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战国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生产力发展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是什么?材料三中的史实在思想文化上有什么反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人民从古至今历来不缺乏改革创新的勇气与决心,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技术革新】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牛尊



(1)从材料一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这种耕作方式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政治创新】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据《史记》记载,守旧的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进而串通一气,污蔑商鞅,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陷“谋反”车裂而死。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商鞅具有怎样的精神?
【思想出新】

材料四   



(3)图片中人物分别属于哪个派别?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派的著书立说,形成了怎样的学术繁荣局面?
(4)当前,我们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努力追逐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请你谈一谈对创新的认识。
2020-02-12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物久测度,器久见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则例。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卫秋曰:“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舌(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式不循(遵循)古而王,夏腹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庄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税列传》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变法法令中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大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下图



(2)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3)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画面?

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材料三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他的教育贡献主要有哪些?
2023-11-26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中国的青铜时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   和人类文明密切相关,历史学家常以材料   的名称来划分人类文明的阶段,于是就有了这些我们熟悉的词汇: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有人认为,我们今天俨然已经进入了塑料时代。

材料二: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三:如下图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排序。列举两件我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器皿代表作。我国何时出现铁器,和青铜相比,铁农具有哪些优点?
问题二: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2019-11-26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