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0441243
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统一,这是从思想到实践的探索中证明的事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沫若认为“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他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变革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鲜花怒放”。

材料二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虽然在政治思想上相距甚远,但都提出了一些统一的主张,如“定于一”“一天下”等。这些主张顺应了历史的趋势,反映了现实的愿望。秦统一至今这2000多年里,统一的时期约占70%,分裂的时期约占30%。即使在分裂时期,仍存在着统一的有利条件:各地区文化上的相通,经济上的依存关系,汉民族的主体作用以及中华民族认同统一的思想观念等。这就决定了社会的发展终会走向分久必合。

——摘编自崔钰《统一:历史的主流与现实的主题》

材料三   “及至始皇……弱天下之民……然陈涉(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郭沫若认为“中国的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谈谈百家争鸣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说说秦朝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陈胜、吴广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思想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思想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的起源】

材料一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思想的光辉】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

【圣人的魅力】

材料三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事业,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文化的弘扬】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3)材料三中的“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指的是他在教育上的什么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其目的是什么。
2024-03-28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的发展】

材料一: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图一文字和图二中统后文字的名称,并分析图一发现和图二统一文字各有何价值?
【思想的光辉】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现象?该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属于哪一学派的什么观点?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文化的弘扬】

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据材料四列举两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建议。

2022-11-21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在各领域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青铜时代的早期阶段开始,中国青铜器的范铸工艺,就按照一定的规矩在制作。从先秦的政治家到普通百姓,无不意识到各种规矩的存在,无不按照一定的规矩在进行各种事务的运作。如果没有规矩,就不会有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司马迁说∶“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及各种生产与事务,还将会继续贯通未来。

——摘编自《论商周青铜器与中国人的规矩》


(1)材料一中的“青铜时代”的繁荣是在哪个历史时期请分析“规矩”对中国文化及历史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和良好的文化生态。中国文明社会的历史如果从夏朝算起,到战国时期已近两千年。几千年间无数人的思想资料,一层一层的堆积着,慢慢发酵,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在的压力已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

——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


(2)据材料二,概括“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

材料三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秦长城以石筑见称,雄伟壮观,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如今虽然历史的风雨将它剥蚀成了断垣残基,但它却浓缩成了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永远留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

——《世界遗产名录》对长城的评价等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认识。
2022-11-14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