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20458973
秦从战国七雄到一统天下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探究其前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更能发现大国崛起的密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千年见证】

材料一   (秦王)命蜀守壅(注;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那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史记·河渠书》


【开创之举】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文化的弘扬】

材料三: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材料一中“蜀守”指谁?为“壅江水”而修建的工程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一是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请写出图中A处代表什么?从图一中可以看出,秦朝创立了哪一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3)材料二中图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又采取的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
(4)秦朝虽然短暂,但影响深远,请问秦统一六国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5)据材料三列举两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工匠精神”,正在神州激荡。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热切地呼唤“工匠精神”。

材料一


上图中有一座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而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该水利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2200多年来,它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1)材料一所涉及的水利工程修建于哪一时期?其建造者是谁?

材料二     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主修筑某铁路。西方工程师们抱着观望与嘲笑的态度,讥讽说:“中国造此路之工程师尚未诞生。”担任_____铁路总工程师的詹天佑,在修建该铁路时,精心勘测、设计、施工,不仅提前竣工,而且实现了“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既定目标。1909年10月2日,该铁路在南口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这条铁路是以詹天佑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用自己的技术力量,由中国筹款,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詹天佑的事迹震动了西方工程科技界。1909年,他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正式会员,成为第一位加入此会的中国工程师。


(2)材料二中的“某铁路”指的是哪条铁路?詹天佑获得了怎样的赞誉?

材料三     2005年建设港珠澳大桥计划刚刚提出,但现实情况是,在沉管隧道领域,中国的技术还无法望及国际水平。 林鸣曾带着团队到韩国釜山“取经”,被拒。他们又找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一家荷兰公司合作,人家开了个天价:1.5亿欧元!(当时约合15亿人民币)。最后一次谈判时,林鸣妥协说:“3亿人民币,一个框架,能不能提供给我们最重要的、风险最大的这部分的支持。”但是,荷兰人戏谑地笑了笑:“我给你们唱首歌,唱首祈祷歌!”……林鸣没有气馁,他坚信:只有走自我研发之路,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顺利合龙;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段的连接工作顺利完成。2018年10月23日,历时9年,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


(3)认真阅读材料三,谈一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及你的人生阅历,用文字描绘一下你心中的“工匠精神”。
2022-10-21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实资料

①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圣”,②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③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④华佗研制出麻沸散、创制了“五禽戏”
⑤蔡伦的发明,对世界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⑥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1)对史料整理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依据下列主题,选择上述史料进行归类。(写出相应的序号)
医学:______;数学:______。
(2)还可以写出哪些主题进行归类?并举出与之相对应的史料。
(3)史料“⑤”中蔡伦的发明指的是什么发明?这项发明有什么历史贡献?
2023-01-14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0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除了水患,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并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该工程有什么作用?
(3)结合材料思考,这两位水利专家治水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1-10-29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