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1787599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出现了学术繁荣局面。


(1)指出材料一中当时的学术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谁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

材料二: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2)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二结构图中①②③补充完整。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生前把皇族的姓氏由拓跋改为元;他要求鲜卑官员“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四: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什么?
(5)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春秋时期产生的儒家学说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进行激烈的论争。

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种“激烈的论争”历史上称作什么?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中的“子”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2021-12-19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文字篇】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1)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
【思想篇】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及代表人物

学派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庄子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2)材料二  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说出孔子对教育的贡献

材料三  (汉武帝)及其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汉武帝将“儒术”扩展并延长的举措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4)综合以上探究,围绕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你的建议
2020-11-15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由列强争霸演变为诸雄兼并,东周的另一个时代……即将到来。一方面,诸侯之间的战争将更加惨烈;另一方面,华夏文化的核心凝聚力已经牢不可破,战乱中的民众渴盼着重新统一。更重要的是,由于思想的开放,整个中国酝酿出一个千年不遇的……时代。

——《中国通史》

材料二   商鞅的改革两手抓,一手抓军事,能打仗、打胜仗;另一手是抓种粮,发展农业生产。

——张国刚《商鞅变法及其与西方的比较》

材料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

(1)材料一中“东周的另一个时代”指的是哪一时期?依据材料,归纳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不得照抄原文)。“千年不遇”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二,商鞅变法主要涉及的两个领域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一个领域,列举其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变法的意义,毛泽东称赞商鞅为“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的原因是什么?
2023-11-21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