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091949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美国建立之初,华盛顿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通过1787年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新体制:要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困难之一就在于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四、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五、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被剥夺。

——《人权宣言》

(1)图一局面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从图一到图二英国的政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确立的“新体制”指的是什么?美国“新体制”体现的原则是什么?
(3)材料三文件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结合所学,说说上述三则材料体现出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4)综上材料,说说17—18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利的唯一国家。”

﹣﹣《重读伏尔泰》

材料二:它概括总结了17世纪哲学家们和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它标志着旧秩序的寿终正寝。在第十七条中,规定了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不仅赢得了法国贫苦人和被压迫者的欢迎,而且,大多数贵族也非常乐意接受。

﹣﹣摘编自《大国崛起•法国》

材料三:《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宣言》为标志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斯大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他所推崇的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政治制度是通过哪一文献的颁布开始确立起来的?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哪部法律文献?它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颁布?根据材料二指出,这部文献为何受到被迫者和大多数贵族的欢迎和接受?

(3)材料三中《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科学理论的诞生?这一科学理论诞生后,在法国发生的哪次革命被称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理论诞生的历史意义。

(4)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请综合以上材料与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18-02-07更新 | 10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阋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4世纪到17世纪,古典的希腊、罗马文化以一种新的和有成果的方式被重新发现了。欧洲的基督徒们对古典文化产生了新的兴趣,承认古典文化有不可怀疑而长期被忽视了的价值。在这种新的兴趣推动下,古典文化在演说和艺术中得到广泛使用,并且在文学、建筑、雕刻和绘画中表现出对中古文化的反对。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欧洲思想领域的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一中基督徒们对古典文化、中古文化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勇敢的探险家、热忱的传教士和急切的商人从欧洲出发,沿非洲海岸航行,绕过好望角,驶向印度和远东。同时另外一些人向西航行去发现美洲,并使它殖民地化和基督教化。

——以上材料摘自【美】卡尔顿海斯《世界史》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从世界视角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西班牙人在殖民地……迫使印第安人劳动,用基督教信仰教育印第安人。此外还建立了一种简化制度,即印第安人必须定居在保留地,以提供劳动力。后来,黑人奴隶取代了印第安人。

——【法】德尼放加亚尔《欧洲史》


(3)材料三所述的“殖民地”在哪里?西班牙人在殖民地的统治措施印证了材料二中的哪一观点?

材料四   英国的“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4)材料四中“控制者”指的是什么人?“最完美的政治设计”指的是哪一政治体制?通过哪一文献使这一政治设计得以实现?

材料五   美国的建国者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


(5)材料五中的“分权理论”源于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建国者”中的代表人物?通过什么文献实现了“分权和制衡体制”?依据材料指出实行这一体制的目的。

材料六   旧制度死亡,万劫不复;但是人们不可以以为在旧制度的废墟上,不会再建起专制暴政或无政府状态;这是大革命的私生子;只有自由才是大革命的合法女儿,在上帝的帮助下自由有朝一日终将驱逐僭越者。

——引自(法国)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一导言》


(6)根据材料六指出“大革命的私生子”和“大革命的合法女儿”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场革命是通过什么手段来保证“大革命的合法女儿”的?

材料七   这场(法国)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平等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引自(法国)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一导言》


(7)根据材料七,概括这场革命的主要作用。
(8)请写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并任意选出两件事写出它们的联系。
2020-02-25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查理一世。

材料二:“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97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材料三: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于哪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这次革命后该国建立起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一场革命”是指什么革命?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
2019-12-28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