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21068210
在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中,青年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1895年,年仅22岁的梁启超在京师参加会试时参与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写出一篇他阐述自己思想主张的文章。
(2)1919年北京的青年学生喊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这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哪一性质?写出你所理解的“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3)1935年,面对日本制造华北危急,北平的学生爆发了哪一运动?打击了国民政府的哪一政策?
(4)作为当代青年。你将如何承担历史使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近代化之梦而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得到了教训,也获得了启示。

——《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的“自强”指什么?为“自强”创办了哪些企业?(答两点)

材料二   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宣传变法的两种方式。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2023-10-08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98年)光绪发布变法诏令: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1)1898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戊戌”年,故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请你再举出一例干支纪年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制作表格一份,整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2023-10-11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多次出使西方国家,学习西方国家的治国发展之道,在多次访问中他发现想要真正救国救民就必须实施改革,唯有自强、求富才是最好的救国方式。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挺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五:“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结合材料一,清末时期为实现“自强”“求富”,李鸿章等人欣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该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
(3)材料三是哪位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
(4)材料四,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其中的两位代表。
(5)材料五是哪次运动的口号?这次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2022-12-26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