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铁犁牛耕的使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21289189
经济是人类发展的命脉和最终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汉书》

材料三   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


(1)材料一图1所示农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图2所示水利工程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写出该工程的名称。
(2)材料二所述政策的名称是什么?请写出汉初实行该政策的一项措施。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两条原因。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归纳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因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依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材料二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春秋后期,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买入)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3)依据材料三,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反映商鞅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在变法中是怎样体现的?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2019-01-28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文初祖传说】

传说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创造发明,如:炎帝种植五谷、制作陶器、发明纺织,黄帝建造宫室、挖掘水井、发明指南车等。有史所载的炎黄祭拜,最早在战国时期秦灵公三年(公元前422年)。此后,炎黄祭拜的传统得以延续,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材料一中的“传说”二字能否删去?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二:【农耕文明成就】


(2)以上是小石同学搜集的反映古代中国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仿照示例,选择除示例外的任意两件文物,完成你的考证。(示例)河姆渡时期的猪纹陶钵,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有利于定居生活。

材料三:【思想文化之光】

小肖在参观了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之后,写下了如下感想:孔庙是中国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先行者。他有教无类地广收弟子,不像过去的官学有门第的要求。他一生弟子众多,其中颜渊、子张等都出身寒门。在教学中,他注重总结教育规律。他倡导的因材施教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3)依据材料,归纳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2021-12-30更新 | 8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历史事件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月。
公元前256李冰主持修建水利工程都江堰。
公元前221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朝。
公元前214秦始皇派蒙恬修筑长城。
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
公元280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处的人物。
(2)提取材料中两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1-10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