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末农民大起义 > 陈胜吴广起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 题号:2130468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

(1)材料一内容出自哪次农民起义?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这次农民起义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知道楚汉之争的结局如何?产生这种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3)我们今天应以什么标准评价中国历史上发生的这些战争的性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至1993年历时十年,盛大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共50枚。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此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查找资料——寻找纪念币人物选择的依据】

史学界专家、学者认为,面对有限的币面,历史上众多的杰出人物是否采用,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解决。如表现了秦始皇,要不要表现。专家们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袖,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采用,并不否定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反而更能说明中国历史发展的真实,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摘自朱纯德《纪念币认真选题精心设计》

任务二 【收集纪念币——书写杰出人物的功绩】

任务三【走进人物——感受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杰出历史人物精神品质
司马迁司马迁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宋应星宋应星自幼勤奋好学,读了很多书,知识面十分宽广。他中了举人以后,担任过地方官,公务闲暇时就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编写成《天工开物》。

——摘编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

(1)一组同学收集到任务一资料。请你根据任务一资料,指出纪念币人物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把①涉及的人物补充完整。
(2)二组同学准备为收集到的纪念币写人物简介。请你仿照任务二示例,结合所学知识为图6人物写一个简要的介绍。

示例:祖冲之: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最突出的成就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3)三组同学对纪念币中杰出历史人物的经历进行了整理。请你根据任务三内容,简述你从这些人物身上学习到的优秀品质。
2024-04-28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周左通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三   秦王足已而不问,送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材料四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1)材料一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内容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此事件地位如何?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4)所学知识回答,你从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就灭亡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3-11-17更新 | 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主题探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民本】

材料一①《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②《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孟子·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④《韩非子·扬权第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⑤《荀子·王制》: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民生】

材料二   汉高祖下令兵士罢遣归家,国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同时还下令:“民以饥馑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高祖统一全国不久,即定下“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伍而税一”的制度。

——裘斌,齐陈骏《试论中国古代“治世”的经济成因及其当代价值》

【民意】

民心民意通过农民起义的形式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历史发展。

材料三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被征发赴渔阳戍边的900名士兵在大泽乡遇大雨,道路不通,不能按时抵达指定地点。而秦法规定,失期要判处斩首之刑。陈胜和吴广在鱼腹中置丹字帛书,写道:“陈胜王”,又在宿营地附近丛祠中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作为宣传鼓动形式。得到了众戍卒的响应和拥护。起义从起事到失败只经历了6个月时间,但是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能体现“以民为本”思想主张的有:_____。(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汉初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实行了什么政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这次起义的名称是? 起义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民智】


(4)仿照示例,从下列图片①②③④中任选一幅,介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名称:司母戊鼎
地位(或历史意义):商朝青铜礼器的代表,是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023-12-16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