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140930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郡县)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罢免。……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知所从矣。”

材料四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公元前124年在京城设立太学,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章制度的学校。太学以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教师则由儒学博士担任。由于适应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太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儒生们开始大量进入政权体系,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逐步巩固起来。

材料五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1)材料一中秦统一后的文字字体和货币造型分别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称,并依据材料二写出该制度的优势。
(3)材料三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4)根据材料四回答,汉武帝创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
(5)材料五反映了西汉初期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6)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秦汉时期采取上述措施有何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古代皇帝为了加强统治,常常采取不同的措施。某校六年级(1)班的同学以“明清不断加强的皇权”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观念,宰相制度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可以适当弥补君主世袭制度带来的一些弊病。废除宰相之后,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政治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影响。

材料二   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词科,谁知响应寥寥,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材料三   它的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它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密班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设立宰相的原因是什么。
(2)废除宰相制度的是哪位皇帝?这位皇帝为了加强皇权还有哪些措施?
(3)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4)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加强皇权的机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它”有哪些作用?
2023-06-11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其中负责辅佐皇帝掌管行政的大臣是什么?

材料二: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方政府的郡守、县令(或县长)如何产生?

材料三:中国古代各地联系不像现代这么方便,不同地方,文字差异很大……如果文字不统一,下的圣旨到偏僻的地方也看不懂,所以统一文字便成了当务之急。……秦始皇颁布了“书同文”……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初“书同文”前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书同文”使用的文字。

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4)材料四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朝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
2023-02-12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剑桥中国秦汉史》


(1)秦的最大“成就”是什么?为巩固这一成就,秦还实施了哪些革命性措施?

材料二 具有先进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汉族劳动人民,和具有汉族封建传统文化修养的汉族士人的流入,壮大了拓跋氏的政权实力。拓跋球珪建国后,开始重视和发展农业经济,农业在北魏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北魏统治的重要社会经济基础;他还提倡儒学,任用汉族人为官吏……这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文化研究促进会《乌兰察布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因素。

材料三 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3)北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朝政权,它在孝文帝改革时对鲜卑等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三体现了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1-02-04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