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青铜器与甲骨文 > 青铜器等高超工艺 > 青铜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 题号:2156995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711日,“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共同领略青铜器文化。中国青铜器开始于仰韶文化早期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到商代中期,青铜器的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而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摘编自《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从此有了“中国”》

材料二   或许那是最坏的时代,是一段征战杀伐、颠沛流离的日子;但那也是最好的时代,中国多样的思想波澜起伏,蔚为壮观。各家学派在思辨中创造出精妙绝伦的故事,留下了恒久流传的精神。他们的思想,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几千年的基因;他们的声音,穿过战火纷飞的年代,穿过喧嚣与沉寂,直击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二集《众声》简介

材料三   文字载体多种多样。在纸发明前,文字曾经铸造、刻写在青铜、石头、甲骨上,也“书于竹帛”——使用竹木简和丝织品作为书写材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考古发现,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3世纪后,纸书日益普及,最终替代了简帛,成为书籍的主要载体。

——摘编自光明日报《典册存根脉传承谱新篇》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典型器物。归纳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众声”的含义。概括“众声”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字的载体。(答出两种即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桓公改革: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晋文公改革:重用狐偃、赵衰等人,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战备,施惠百姓,发展生产。接受狐偃尊王攘夷的主张。

材料二:


此鼎发掘于一座春秋大墓,墓主人是晋阳城的缔造者——晋国卿大夫赵简子。墓内出土两组七个青铜列鼎。最大的一件青铜鼎高93厘米,口径102厘米,是国内已知最大的春秋大鼎。

春秋青铜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镬鼎

材料三

商代已经使用木耒等农具,二人或多人共同耕种,相互协作。商汤曾派亳人帮助葛人种地。卜辞是商代占卜的记录,其中,求雨”“求晴”“求禾等关心农业生产丰歉的占卜现象屡见不鲜。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主要的农作物黍、稷、麦、稻、菽(豆类)等,都能在卜辞中看到。

——摘编自张卫亚《先秦重农抑商思想发展浅析》

甲骨文

现代文字

材料四: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存世的吴、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花纹之铸造,皆世所罕见。煮盐、冶铁、漆器等部门发展起来。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为个体生产和经营者,聚居于城中的里,边生产边销售。


(1)阅读材料一,归纳齐桓公与晋文公称霸的共同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什么社会状况?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出商代农业的特点。
(4)结合材料四,指出我国春秋时期手工业生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3-08-17更新 | 1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文物的名称是什么?制作于哪一朝代?
(2)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什么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该制度在哪一时期瓦解?
2019-11-13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文物解读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利簋及簋内腹底的铭文拓片。


                                                
                 

材料三 某学习小组以研究秦朝的社会发展作为主题学习,搜集了以下资料并确定了四个研究主题。


①铜权

②秦半两钱

③秦始皇兵马俑铜车马

④石铠甲

⑤秦封泥(其上印有秦朝郡县地名、官职名)

⑥睡虎地秦简(秦隶书写,涉及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

⑦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⑧泰山刻石(小篆刻写,涉及秦朝法律制度等措施)


主题一 政治制度   主题二 经济发展          主题三 军事武功                  主题四 文化成就
(1)阅读材料一,观察图一所示石器的制作方式,写出考古学上对这类石器的称呼。分析并写出图二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该青铜利簋的文化价值和史学价值。
(3)从材料三主题中任选一个(示例除外),选择文物中的其中两件,参考示例,说明该文物与所选主题的关系。
示例:
主题资料序号说明
主题四睡虎地秦简采用秦隶书书写,可以研究秦的书法发展。
泰山刻石采用小篆刻写,可以研究秦朝统一之后的文字。
2023-12-06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