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 题号:21604017
“中国”观念的产生,经历了由多元并存到趋于一体的十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与“四方”对称。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的古今演绎》

材料二   “文化整合”是文化变为整体的或完全的过程。秦汉帝国正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追求国家统一,整合多元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只是哲人的思想和社会趋势,这种思想与社会趋势到秦汉方变成制度性实现。秦朝实施一系列强化国家统一的政治变革,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政体……秦亡后,汉代统治集团建立大一统帝国模式。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文化的统一和地域的统一,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一词最初的含义及周天子统治“四方”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狄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政治变革”的影响。
(3)材料三中,汉代“大一统”思想包含哪两方面内涵?请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简答分封制的的目的及作用。
2019-03-05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图片显示的是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以哪种制度所取代?
(4)阅读材料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谁创立的?
2024-04-21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创业难,守业更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牧野再燃烽火,鹿台又起青烟。举兵灭纣凯歌传,了却先王夙愿。得胜刀归仓库,回师马放南山。封侯册命守边关,载入中华史卷。

——《西江月•周武王》

材料二   如果说2013年是中国强力反腐开局之年,2014年则是扩大成果,为中国步入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之年。放眼2015年,我们还可以期待哪些反腐“大戏”?

——《人民网》

(1)材料一中的“牧野燃烽火”发生于何时?周武王建立的国家定都于哪里?

(2)材料一中的“封侯册命”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意义?

(3)结合材料二以及夏商西周政权更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18-10-24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