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 题号:2165154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像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秦朝对周朝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决定采用郡县制。秦国作为分封最晚的诸侯,地处西北,较少受到周朝带有封建性的礼仪制度的影响。秦朝建立后,疆域包括大量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土地,这些“化外之地”也必须要由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并且要由中央直接控制。所以,采用郡县制是必然的选择。

——摘编自黄栋法等《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探析》

材料二   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在秦代地方制度基础上,先后分封异姓和同姓诸侯王,确立了郡县和封国并行的地方行政体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侯国的势力日渐膨胀,对西汉中央集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终于在汉景帝时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到汉武帝时,王国问题终于得以彻底解决。

——摘编自杨宁《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等

材料三

汉代货币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摘编自《“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1)秦始皇于哪一年完成统一大业?根据材料一文字,指出从西周到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遇到的困扰中央的重大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3)材料三图中汉代货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除了统一货币,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这位中国的凯撒不仅是一位征服者,而且还是一位天才的管理者,他把秦国的祖先们所创立的军事和民事中央集权制扩大到了整个帝国。

——摘编自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等

材料二: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出现“尾大不掉”之势。(主父偃)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摘自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三:晋武帝(司马炎)为了藩卫皇室,大封同姓诸王。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等

材料四: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

——摘编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文献选编》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西周和秦朝所实行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概括汉武帝为解决“尾大不掉”之势而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晋时期发生“八王之乱”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析概括如何做到制度自信。
2020-09-26更新 | 1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有向天子纳贡,随从作战,定期朝见的义务.


(1)这种制度是什么制度?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2)这种制度的实施西周的诸侯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分别是什么?
2018-12-10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有四十人。
材料二:《荀子? 儒效》说:周公……兼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⑵、从材料中看出在西周,哪些人可能被分封为诸侯?
⑶、西周的分封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⑷、分封制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中你又怎样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7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