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远古的传说 > 炎帝与黄帝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1671556
学校开展主题为“走进古代文明”的研学活动,七年级(2)班同学前往陕西、河南探寻历史遗迹。
第一站: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拜祭。


(1)请结合黄帝事迹谈谈拜祭理由。
第二站: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发掘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里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


(2)二里头遗址可以用来研究哪个王朝的历史?结合材料,分析它的发掘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特点。
第三站:安阳

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出土了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朝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3)据材料,推断殷墟遗址发掘的价值。
(4)综合以上研学活动,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炎帝、黄帝作为华夏集团的两大部落首领,带领早期的先民认识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他们通过以战促和,以德报怨,经过联盟和与其他氏族、部落的融 合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融合,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之路。

——李俊《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材料二秦之一统,不仅实现了对诸夏领域的一统,而且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并南越、西南夷、西戎,建立起空前广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武帝)事实上是以儒家的“德 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以儒补法,巩固“大一统”。秦汉以来“大一统”观念形成以后, 历朝历代,无论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皆以天下一统为正流,以天下分异为歧路。

——贾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

材料三(北魏某统治者)规定“不再说鲜卑语,而须改说汉语。下令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规定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要立即改,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罢官。”

——摘译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炎帝、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什么?根据材料指出炎帝、黄帝的主要活动在中国历史上对各民族交融产生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谁最早“建立起空前广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加强对“空前广大”国家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汉武帝“以儒家的‘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采取了什么措施? 根据材料归纳秦汉以来历代统治者建立和维护政权的主流观念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材料体现了该事件的哪一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1-03-30更新 | 1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发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双向融合现象,进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

——摘自张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北魏孝文帝尊崇孔子,力推儒家文化,在道统上极力保持政权本身的合法性,他大兴儒家文化教育,使鲜卑人的文化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凝聚了北魏政权统治下的各族人民。

——摘编自段瑞超《修齐治平:北朝君臣的经典征引与儒家文化认同进程》

材料三   民族大迁徙不仅给汉族注进了大量新鲜血液,而且汉族汲取了少数民族文化精华,大大丰富了自身的物质及精神文化。同时,汉族人口分布较之前广泛、合理,与其他民族一起,对恢复北方社会经济和开发江南共同作出了贡献,为隋唐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汉族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人物。
(2)根据材料二,图中人物的衣着均是峨冠博带、长袍宽袖,与北魏传统的小袖短袄截然不同,请指出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族融合的方式,并概括民族融合产生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于当下中国营造良好的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2023-12-12更新 | 5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炎帝、黄帝作为华夏集团的两大部落首领,带领早期的先民认识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他们通过以战促和,以德报怨,经过联盟和与其他氏族、部落的融合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融合,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之路。

——摘自李俊《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材料二   秦之一统,不仅实现了对诸夏领域的一统,而且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并南越、西南夷、西戎,建立起空前广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武帝)事实上是以儒家的“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巩固“大一统”。秦汉以来“大一统”观念形成以后,历朝历代,无论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皆以天下一统为正流,以天下分异为歧路。

——摘编自贾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

材料三   ①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汉初,匈奴势力强大,多次袭击汉朝边境。②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③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④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今新疆巴州)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⑤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材料一中的“炎帝、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炎黄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加强对“空前广大”国家的统治,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汉以来统治者建立和维护政权的主流观念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区分材料的历史史事和观点,将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
史事:____;观点:____

材料四

《魏书》记载:皇帝命令禁止在朝廷上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如果有人不听命令,免去他的官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交融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少数民族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

——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4)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改革?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并指出民族交融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3-12-17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