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21683529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多个博物馆都有涉及地方治理的文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1193号大墓出土青铜器克盉,现藏于北京市首都博物馆。盉盖内侧及器沿内侧铭文,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以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实。是研究西周时期燕国历史的重要信息来源。

材料二   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里耶秦简”,上书有“迁陵洞庭郡”五字,其中提到的“洞庭郡”改写了此前史学界对秦代湘西历史、地理的认知。作为秦朝洞庭郡迁陵县的衙门档案,里耶秦简纪年之完整、资料之翔实可谓罕见。

   

材料三   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受封中山王)金缕玉衣,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它是中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金缕玉衣”本应是汉代皇帝死后穿的殓服,却在汉代诸侯王墓中出土。


(1)指出材料一中“青铜克盉”印证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简述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请对材料二中“里耶秦简”印证的政治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前期面临的政治困境,概述汉武帝针对这一困境采取的主要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国家地方治理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与秦朝的有关制度对比表

项目西周秦朝
最高统治者称呼
最高统治者权力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统治地方的方式

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措施是谁提出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政治制度的建设有何认识?
2021-03-18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构成中华文明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巩固统治】

材料一   古代交通不便,一水一山之隔,其人即不相往来。当此之时,即有强大的部落,亦不过能征服他部落,使之服从于我,来朝或进贡而已……后来强大之国更强大了,交通亦渐方便,征服他国后,可以废其酋长,而改封我的子弟、亲戚、功臣、故旧。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政治制度。分析该制度实施的依据。
【制度创新】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概括秦朝地方制度的特点。
【权力集中】

材料三   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摘编自班固《汉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削藩的原因。指出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2024-01-25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改变了夏商时期一族即是一“国”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一批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一国之内则是各族混居,这就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从这一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天下一体”的观念。

——摘编自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

材料二   秦汉时期创造了统治大国的制度基础和治国经验,逐步形成了统一规模、统一传统。在技术手段那么低下的状况下,统治这个大国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统治这个大国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中央集权。

——田余庆

材料三   清军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周人实行的国家管理制度,并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在地方上“创造的制度”或“治国经验”分别是什么?秦朝地方上的该制度有何深远影响?
(3)结合所学,列举材料三中清朝前期为完成边疆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举两例)。并据材料简要概括清朝时期“大一统”观念的变化。
2023-10-28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