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2172286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德经》

材料二:学而不思则罔,思尔不学则殆。

——《论语》

材料三: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哪一人物的学说,他在政治上有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的内容是谁的思想,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教育方面有什么主张?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描述的是哪一事件,有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材料二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
(2)图片中三位人物分别属于哪个学派?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韩非提出了什么济世良方?他的主张后来在哪个朝代实现?
(3)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并列出两条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2019-11-16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他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他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

材料二: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到的这个人物是谁?他创立了中国古代哪个思想学派?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他在教育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至少写出)
(3)要全面了解其人的教育思想,你可以参考的书籍是        
A、《道德经》B、《论语》C、《左传》D、《春秋》
2018-11-04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探究题: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七年级(1)班的同学举行了“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他们的研究和学习,一起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文字起源】

材料一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中国传统与变迁》


(1)材料一中“他们的文字”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什么文字?
【思想光辉】

材料二 孔子……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任何一个思想家或学所派无法比拟的。

——《国史概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构建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是哪一思想学派?
【制度创立】

材料三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中国历史十五讲》


(3)材料三中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制度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这是什么制度?
【科技领先】

材料四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造纸工艺得到改进。人们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简说四大发明》


(4)材料四中对世界文明作出伟大贡献的造纸术是谁改进的?
【文化弘扬】

材料五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5)根据材料五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020-01-15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