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7182914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了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材料四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郭沫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在教育方面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2)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顺其自然——(       )       以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兼爱非攻——(       )
(3)小明在学习了春秋战国的历史后,和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积极的探究。
①历史兴趣小组总结了如下的知识结构:   

材料四认为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据此请你替小明填上空白处所缺的内容。请你根据小明和同学们的探究说明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②小明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众多,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请你帮助小明概括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显著的时代特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材料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中伏尔泰推崇的孔子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023-02-11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和孟子都是民主的倡导者……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专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的,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

──孙中山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赞誉尧舜统治的原因,并简要指出孔子的治国主张。
材料二 孔子认为禀赋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禀赋在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宜讲授高深的学问。他主张根据学生才智、性格、特点等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在教育上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孔子被誉为大教育家的原因。
2017-10-07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指出我国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是?结合所学知识把文字统一为小篆的是哪个朝代?

材料二   



(2)图片中的人物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省略号是什么?哪一宗教就是在汉朝时经此通道传入中国的?这一道路的开辟有何影响?

材料四   “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


(4)材料四体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目的是为了?最远到达?

材料五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5)材料五表明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2023-03-15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