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21772846
秦汉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和中国文化的整合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的时期。七年级三班的同学决定以此为主题,策划一场历史文化展览活动。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展览提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一起来完成它。
任务一   拟定提纲
展览主题秦汉时期:A_______(阶段特征)
时间·地点2024年1月20日·校园宣传栏
展览内容梳理
政治①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西汉初年出现“文景之治”;西汉王朝在“B_____”在位时期达到鼎盛。
对外交往西汉时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科技文化两汉时期在造纸术和医学上取得突出成就,领先世界。

(1)A.________        B.________
任务二   审核史料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在确定了展览内容以后,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收集到了相关史料。
史料
都江堰水利工程图

西汉早期纸质地图残片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证史①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是秦朝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②使用该实物史料证明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贡献。③使用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证明西汉时期中外文明交往的内容丰富。
仿照示例进行修改示例:
①问题:都江堰修建于秦国。
①建议:使用长城作为秦朝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
②问题:
②建议:
③问题:
③建议:

(2)请仿照示例,对史料进行审核,完成相应任务。
任务三   撰写前言
(3)布展完毕后,需要写一段前言对秦汉时期进行简要介绍,请你紧扣阶段特征完成这一任务。(要求:主题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80-10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如下图)


材料二   周朝拥有天下以后,……分封了许多诸侯。……后来互相兼并又成了七个强国。秦统一中国后,革除了诸侯的封国而设置郡县,废掉了分封的诸侯而委派郡守县令……秦朝频繁地征发数以万计的百姓去服兵役,大力推行残暴的刑罚,耗尽了国家的财富,……当时只有造反的老百姓而没有反叛的官吏。……汉朝取得天下以后,纠正了秦朝的偏差,又沿袭周朝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的地方仍占全国土地的一半,当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而没有反叛的郡县,……魏国是继汉朝建立起来的,分封制沿袭不改。但魏国的曹氏、晋朝的司马氏很快就衰亡了。……但是废除诸侯的封土,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开始的。

﹣﹣摘自柳宗元的《封建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着什么问题?西汉哪一位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2)材料二中,哪些朝代(政权)实行过分封诸王呢?
(3)材料二中,柳宗元论述的主要历史观点是什么呢?
(4)材料二中,废除诸侯的封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5)材料二中,秦朝当时只有造反的老百姓而没有反叛的官吏的原因有哪些呢?
(6)材料一、二中,国君分封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呢?
2018-02-19更新 | 7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和基石,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下面是小明设计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为主题的导学案,请你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任务一【人物认知篇】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秦皇”指的是谁?
任务二【人物贡献篇】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秦皇
政治上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经济上
文化上
军事上

任务三【感悟提升篇】

秦始皇的的伟大在于,他开启了中华民族统一的伟大历史。……他开创的制度历经数千年仍被中国乃至全世界沿用,所有人只能修补完善,却无法推倒重来。


(3)你知道“他开创的制度”是哪一制度吗?他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2022-12-02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事实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政权。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贸易,与国计民生关系不大,因为输入的商品多为香料、珍宝等高档消费奢侈品。同时也助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明政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

—— 人民网

材料四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管辖。清朝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出现“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是指在地方制度上出现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汉承秦制”具体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为了解决材料中出现的“尾大不掉”的现象,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分析郑和下西洋没有给中国发展带来机遇的原因有哪些?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为什么说清朝“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并举一例清朝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5)综合上述材料,概述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19-05-21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