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 题号:21782447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摘编自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   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完成统一的重大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61年,他自魏国入秦,向秦孝公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和确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他主持变法。此次变法是中国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

材料二:秦灭六国形势图。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推行的改革措施中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的是哪一条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国最后灭掉的是哪一诸侯国?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一说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3-11-26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

——西安碑林石碑

材料二: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1)据材料一说出该内容称颂的是哪一位皇帝(写出名字)?材料一反映了他的哪一项功绩?
(2)材料二反映了他创立的哪套制度?根据所学回答秦在地方上实行哪一种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说秦国的崛起和哪一场变法息息相关?材料三中哪一项措施能够反映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起来?(用原文回答)请你再举出一例促进秦国经济发展的措施。
2021-10-20更新 | 1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李白

(1)材料一秦王指的是谁?该材料称赞了他的哪一历史功绩?

材料二   

(2)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秦朝采取的哪两项措施?

(3)秦始皇为加强统治,政治上创立了什么制度?这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根据秦朝的疆域四至把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东至:东海;西至:           北至:长城一带;南至:           

2018-11-16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