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2179343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材料二   A.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B.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C.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D.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三   孔子和韩非的邮票图:


                           孔子                                                                                                                      韩非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阅读材料二的名言,填写序号至下列对应的学派。(只填序号)
学派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名言




(3)孔子政治上推行“为政以德”,应以“礼”为规范,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据此各举一例他们的治国主张。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也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


(1)材料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主张是什么?并说明孔子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3)依据材料三,指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2021-12-12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比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思维方法。在东西方不同文明的比较中可以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共生】

材料一:公元前500年前后,东西方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因此这个时期也被称为是轴心时代。


(1)根据所学,列举公元前500年前后东西方各一位古代思想家,并指出他们的核心思想或主要成就。
【文明西传】

材料二: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2)列举一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明其对欧洲历史进程产生的
影响。
【东方渐衰】 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东方逐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

材料三: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因此,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专横暴力。

此时西方发生的两件大事是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旧大陆的人类因为新大陆的发现,忽然得到了一大批财富。发现这批财富的西欧白人,利用这些财富发展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然后发展为近代的帝国主义。

——以上材料均摘自许倬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的具体表现。(答一点即可)“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一航海活动历史上称作什么?据材料指出这一活动的历史影响。

材料四: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图表中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材料五:17世纪以后,英、美等国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当时,这些社会的统治者对西方的影响作出了回应:拒绝、改良或接受。清朝早期与西方的交往,实际上遵循了拒绝主义的路线。……

——摘自百度网


(5)材料五中清朝早期与西方的交往中遵循的“拒绝主义的路线”指什么?据上述材料,分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东方落后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
2020-12-16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统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间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字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像政治研究》

材料三: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创立的最主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精神空间的凝聚”有何深远影响?
2020-06-30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