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218952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像

关于怎样治国,孔子认为,用政令来约束,用刑罚来整治,只能使老百姓暂时免于罪过却不会使其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来教育,用礼仪来要求,不但能使老百姓知道羞耻而且能够使其敬服。孔子还强调,政令宽和,老百姓就会轻慢,得施以刚猛之策进行纠正;政策刚猛了,民众就会受到摧残,得再施以宽和之策;宽、猛互相调剂的政策才是政治和谐局面的由来。

——摘编自陈生玺《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

材料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尊崇儒术,将百家学说排斥官学之外的思想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不仅巩固了汉朝政权,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凝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梦华主编《中国通史》


(1)指出老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孔子治国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接受哪一历史人物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简述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思想的解放能推动社会进步,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二: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2)据材料二,指出汉朝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材料三说明习主席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4)如今我国的治国理念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两个治国理念分别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哪两位思想家?
(5)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022-07-27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也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摘编自《论语·为政》

材料三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和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摘编自《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据材料一,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主张,并写出孔子在教育方面作出的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现代国家正确的治国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2023-10-10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如,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道家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法家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材料一中哪一学派的观点被秦朝采纳?
(2)根据材料二,归纳其政治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2022-10-21更新 | 2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