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5 题号:1704150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如,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道家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法家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材料一中哪一学派的观点被秦朝采纳?
(2)根据材料二,归纳其政治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过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1)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请说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位国君的支持?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有哪些措施?
(4)商鞅遭车裂而死,商鞅变法触犯了什么人的利益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材料四   “仁”即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

材料五   夫严刑者,民之所是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5)材料四反映的是谁的思想主张?他属于哪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6)材料五反映的是哪家学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学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什么事件?
(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历史上将这一局面称为什么?

材料六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8)材料六中称赞的为修建都江堰作出重大贡献的“李太守”是谁?
(9)都江堰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说说都江堰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
(10)综合上述材料,你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变革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1-01-17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材料二: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社会急剧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百家争鸣”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2)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教育理念。
2022-04-14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所示


             图 ①                           图 ②                                          图③
(1)材料一中所示图片是具代表性的商周时期的文物,展现了中华文明勃兴之际的成就。请仿照示例,任选图①②中的一件文物,进行说明。
示例:图③,它是西周青铜器利簋,腹内铭文记述了牧野之战的过程,见证了武王伐纣的历史。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招收门徒,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请将材料二中的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进行连线。
各学派代表              主张
道家老子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儒家孔子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儒家孟子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墨子             “仁者爱人”,以德治国
法家韩非             “兼爱”“非攻”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根据材料三,请说出孔子的这些言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的指导意义。
2023-11-28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