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21909839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帝王非常重视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建隆二年(961年),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两千多年的帝制,朝廷国家的核心利益关切不外乎以下两点:第一、怎样延续王朝统治,这是皇权的安全问题;第二、怎样保持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这是中央集权的问题。在这两个兴亡攸关的问题上,帝制国家一直处在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赵冬梅《法度与人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皇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中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他提出的“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建议为太祖所采纳,请举一例说明。
(4)从材料四中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人类历史上,社会制度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篇》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分别反映了哪种政治制度?请你举一例说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2)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作用。

材料三:嬴政统一全国后,决定从“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嬴政时,“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皇帝称号确定以后,嬴政自称“始皇帝”,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制度?它有何特点?
2022-11-05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
【汉字之源】

(1)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思想之光】

材料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2)材料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
(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儒家学说历经传承与发展,在谁统治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文化之萃】
信息卡1

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信息卡1

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4)信息卡1和信息卡2中的“他”分别指的是何人?信息卡1中的“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信息卡2中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2023-03-09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围黑头巾的,指臣民、老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壹明之。

——邱隆、邱光明等:《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录始皇铜方升铭文


(1)材料一李斯和秦始皇“廷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记载的是什么事?这些措施的实行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2022-01-18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