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1954994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義”,坚定地主张治国应该实行“德治主義”。

材料三

信息卡
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材料四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蘊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习近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该局面出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说出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3)材料三信息卡中的“他”指的是何人?信息卡中的“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請你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在他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他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

材料二: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请回答:
(1)文中的“子”是何人?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2)作为一名思想家,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他的言论被其弟子整理在哪一著作中?
(4)作为一名教育家,他在材料二中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写出一点即可)
2020-11-24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古代在思想文化、医学、科技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出现过繁荣的治世局面。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根据名言写出相对应的思想家并任意选取其中一位思想家作简要的介绍。

(2)制作名人信息卡

(3)把下面表格内容补充完整并回答图表所反映的古代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2020-02-12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回顾历史,动荡与变革一直是相伴相生,动荡催生了变革而变革加速了动荡的结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局面?据材料分析,这一时期政治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鞅,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最能反映该事件性质的内容是?秦国百姓要想获得爵位与赏赐土地,最佳方法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该事件有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秦昭王末年,蜀郡太守在前人的基础上组织修建了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4)材料三中“蜀郡太守”是何人?该水利工程的名字是?

材料四: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摘编自赵吉惠《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5)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是春秋时期哪个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及言行由其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2021-11-03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