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铁犁牛耕的使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2016094
某校举行了“云游春秋战国文化馆,争当文化传承与保护人”的活动,张老师设计了以下任务单,请你根据任务单,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   【图文结合一探究背后原因】

卡片一
卡片二
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任务二   【史料解读一心系家国天下】

卡片三
诸子学说兴起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任务三   【史料解读一承担时代重任】

卡片四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任务一的材料并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卡片二中的“学术繁荣”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任务二的材料并结合所学,诸子百家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
(3)根据任务三的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文化繁荣”局面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农业文明在中华文明体系中享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

材料三   1978年底,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生产队长严俊昌的带领下决定实行大包干。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小岗村1979年的粮食产量大幅增长。这一做法引起很大争议,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却说“如果不关心群众生活,不发扬民主,想要发展快,办不到。”安徽的做法也得到了邓小平、陈云的肯定。到1984年,中国农村99%的生产队选择了这一政策。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四   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概括地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春秋时期出现的哪两种生产工具(方式)?图三生产工具发明于哪一朝代?再列举一例春秋战国之后中华先民们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并分析土地革命在“工农武装割据”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此次农村改革实行的政策名称。并简述这一政策的成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何说“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2024-03-24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人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此外,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

材料二   汉兴,接秦之散,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几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摘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西汉文景时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摘自《史记·平准书》

(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西汉前期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和汉初统治者推行的哪一政策息息相关?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3-12-19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时期。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之变】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病弱,齐、楚、秦、晋,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什么政治现象?春秋后期,农业生产方式出现了哪两种变化,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战国革新】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


(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秦国有何重大意义?
【学术繁荣】

材料三: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空前活跃,当时主要学派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这些学派的代表游说天下,并相互辩论。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七年级上历史教参


(3)根据材料三回答,当时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2021-12-28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