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22091450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无不体现出中国先民的政治智慧,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等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对西周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补充完整。

材料三 (汉)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铸造币以赡用。

——摘编自《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对西汉王朝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的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凤凰网》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三字经》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我国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2)根据材料三,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对象是哪些人
2019-12-12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三: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材料四: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据材料说出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人物名称。
(2)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后继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引用材料原文指出当时实行这种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所反映的制度的作用。
2021-12-05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传子,家天下。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家天下反映了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必然趋势,从此爵位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1)材料一中“家天下”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旧制度和新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荀子》记载的西周初年71国中同姓诸侯比例如下图所示:


注:同姓诸侯是由周王亲属等分封到各地诸侯构成。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西周分封诸侯国主要分封对象是哪些人?分封的依据是什么?
(3)从材料二来看,西周分封的71个列国诸侯有何特征?
(4)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西周分封制有何作用?
2021-12-26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