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22198224
民主法治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文明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朝继承了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封建法治传统,以法为本,厉行“法治”。秦律确立了一套即为严峻和残酷的定罪量刑标准,死刑种类多而野蛮,且动则滥用,即使对一些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毫不留情地予以严惩。

——摘编自陶舒亚《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年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摘自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美国宪法的第一项原则就是分权制约与平衡原则。……通过权力的分离和混合而产生的各种机构,每部分都需要其他部门的合作才能使政府运作,而每部分也都愿意制约与平衡其他部分的权力。这种分权和制衡的精巧设计,是为了“控制政府滥用权力”——强迫政府控制自己。这种结构,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称之为“互相抑制的和谐体制。”

——摘编自雷安降《制衡分枚理论在美国宪政中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秦王朝厉行‘法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比较两部法律的异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的政治体制“分权制约与平衡”的具体表现,并简述其影响。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国家治理:制度•能力•发展

材料一   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韩非子》

②秦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共36郡,郡下设县。

③“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④元朝建立后,在全国设置了10个行省,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⑤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的倭患。

⑥康熙皇帝派清军打败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境问题。


(1)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中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C.大一统思想和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思想基础:            

材料二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目具体措施
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用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等
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调整农业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
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罗斯福政府为让人民“有工作可做”而采取的措施,分析其作用,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材料四



(3)依据所学,补全上表。从A、B中任选一个,说明其意义。

材料五   “数”说中国脱贫之路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了解各地扶贫情况;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

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数百万乡镇和村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1800多人献出生命;

“十三五”期间,政府共为900余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通过整体搬迁、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式帮助他们实现脱贫。


(4)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国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原因。
2021-06-02更新 | 18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几乎包罗万象。中国特有的文字、思想、科技、医学、史学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范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文字篇】

材料一:“字”现历史


(1)材料一图1中的“甲骨文猴”在商周时期可能刻写在哪些材料上面?我国首次发现甲骨文是在哪个朝代?
(2)材料一图2中的“小篆猴”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是在谁统治时期?
【思想篇】

材料二:“文”汇历史……从春秋末年到汉初的300多年时间里,各家学说互相争鸣,互相吸取融合,不断丰富,不断深入,形成了学术思想文化上空前繁荣的局面。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术思想文化上空前繁荣的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科技篇】

材料三:“图”说历史


(4)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三图3中蔡伦的贡献?图4中的张仲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请写出后世对他的尊称。图5中“五禽戏”的创立者是名医华佗,他发明的哪种药物开创了麻醉手术的先河?
【文化篇】

材料四:“史”述历史史料: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它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60百科


(5)材料四中的“它“是哪部著作?“它”记述了哪一段时期的史事?
①“它”指:        (著作名称);②“它”记述了从                时的史事。
2019-03-06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文物解读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利簋及簋内腹底的铭文拓片。


                                                
                 

材料三 某学习小组以研究秦朝的社会发展作为主题学习,搜集了以下资料并确定了四个研究主题。


①铜权

②秦半两钱

③秦始皇兵马俑铜车马

④石铠甲

⑤秦封泥(其上印有秦朝郡县地名、官职名)

⑥睡虎地秦简(秦隶书写,涉及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

⑦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⑧泰山刻石(小篆刻写,涉及秦朝法律制度等措施)


主题一 政治制度   主题二 经济发展          主题三 军事武功                  主题四 文化成就
(1)阅读材料一,观察图一所示石器的制作方式,写出考古学上对这类石器的称呼。分析并写出图二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该青铜利簋的文化价值和史学价值。
(3)从材料三主题中任选一个(示例除外),选择文物中的其中两件,参考示例,说明该文物与所选主题的关系。
示例:
主题资料序号说明
主题四睡虎地秦简采用秦隶书书写,可以研究秦的书法发展。
泰山刻石采用小篆刻写,可以研究秦朝统一之后的文字。
2023-12-06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