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 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22277469
科举制在封建社会维持了约1300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盗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材料二   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代科举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职,逐渐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归纳科举制在宋朝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重文教事业”与宋朝的什么国策有关?这一国策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大业年间,增设进士科,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确立起来。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进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这一制度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持续了1300年。

材料二   因为宋太祖吸取了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武人乱政、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教训,采取赵普的建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这种做法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巩固了统治,但也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问题,在对外战争中,不能取得优势。

——摘编自《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与文官政治的形成》

材料三   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

----摘编自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科举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科举制的创立有何意义?
(2)根据所学分析材料二描述的是北宋的什么国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个政策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所述的是什么制度?并分析这个制度的作用。
2023-09-02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正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里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二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平民书生可以通过科场得以跻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的对流。

材料三       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求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1)结合所学知识: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创立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的科举制正式确立?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三思考,明朝的科举考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2020-08-12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古代王朝采取多种措施巩固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文帝选官不问门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做官的必由之路。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并分析其作用。这一制度到明清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部分君臣的言论

人物言论
宋太祖五代时,节度使统治暴虐,百姓深受其害,我现在用儒臣百余人分治节度使辖区,纵使他们都去贪污受贿,其危害也及不上一个武将
大臣余靖自来武臣在边关,多被文臣所牵制
大臣吕中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书,用儒臣掌刑狱,以文臣知州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宋朝实行的政策。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材料三:元朝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在民族复杂的东北地区,设立了辽阳行省。云南行省的长官教当地民族播种,兴修水利,创建孔子庙等。巡行劝农使向他们传授内地的先进养蚕方法,“收利十倍于旧,云南之人由是益富庶”。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统治边疆地区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材料四:清朝治理疆域的部分措施:

①先后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②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军。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③先后册封藏传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封号。设置驻藏大臣和噶厦。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4)依据材料四,完成以下知识结构图。(西北、东南地区写序号)
2022-07-01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