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贞观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243248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王朝的都城长安,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身着各式服装的少数民族云集于此;通过丝绸之路来此的西域诸国的商贾常达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盛世局面。

材料二: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三公群卿立而奏事了。到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吴晗《朱元璋传》

材料三:

图1军机处外景                                 图2金奔巴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都长安的特点。唐王朝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
(2)根据材料二可知,古代君臣礼仪经历了从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清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统治,清王朝采取了许多措施。材料三中图1、图2反映的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唐太宗)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摘编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唐朝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一方面使更多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唐朝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摘编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具有怎样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他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唐朝繁荣强盛的原因。
2024-05-02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

盛世篇①贞观之治     ②开皇之治     ③开元盛世
经济篇

                                                   

民族篇

                                                                   

外交篇

       

文化篇

在这一时期(盛唐时期)形成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不能不首推李白与杜甫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是浪漫主义的最高成就者,而杜甫则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在诗歌艺术方面是又针锋对峙而又相辅相成,为唐诗这一杰出的文学精髓开创了点晴之笔。

——节选自《浅论李白与杜甫的诗歌艺术》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只填写序号)“盛世篇”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经济篇”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有:___________
(2)请从“民族篇”和“外交篇”中任选其一,介绍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要求:说明事件名称,并从交往方式和影响两个角度作答。)
(3)诗人李白与杜甫的诗歌特点为什么迥然不同?
(4)阅读以上材料,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通顺,100—150字。)
2024-04-21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竞选,三也。

——钱穆《国史大纲》


(1)政治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选拔。材料一中“变为科举竞选”指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于哪位皇帝在位期间?该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他总结了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真切地认识到国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为政比较谨慎。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哪位皇帝?其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是?

材料三   (宋太祖)问普曰:“天下自唐季(唐朝末期)以来,帝王凡易十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它故,数十年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3)根据材料三,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并在各州府设置哪一官职来分知州的权力?除此之外,又在地方设置了何种官职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023-04-22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