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22512331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宣布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第一个皇帝”,建立由他任命的人来管理地方的制度。他扫荡了战国群雄,使他的后继者们能较容易地重建一个持久的中华帝国。

——摘编自【美】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材料三:汉武帝即位后,在思想上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同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建立的“管理地方的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
(2)针对材料二所述的“文字异形”、“币制混乱”问题,秦政府制定的统一标准是什么?
(3)材料三中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采取的何种措施?为了解除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带来的危险,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什么建议?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用一句话概括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一大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下图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


材料五 (军机房)即内中堂办事处也。凡内外大臣折奏有不交部即令中堂议覆者,洎廷寄托各省谕旨,始皆园值人为之。

——摘自《“大一统”之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家学说”在战国末期的代表人物是谁?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建立了什么制度代替西周以来实行的什么制度?新制度的确立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的“皇帝”是指谁?说说此皇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初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
(4)材料四所示人物为强化君权,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什么?材料五所设机构与哪一位皇帝有关?请你简要评价该机构的设立。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政治统治的发展趋势?
2022-05-26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王朝更迭示意图(部分)

西周东周西汉
春秋

材料二:习近平曾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

材料三: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四:学者金克木在《风流汉武两千年》中认为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政治制度)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政治制度)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请回答:


(1)图中的①、②处应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从春秋到②反映了我国社会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材料二中习近平借鉴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请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行仁政而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的重要性。
(3)材料三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和“致命的打击”分别指什么事件?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
2019-01-28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时代”。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为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该图片反映的是秦朝创立的哪项政治制度?秦朝统治地方的方式是什么?

材料二   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图2、图3分别是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一重要措施?说说图2措施的实行有什么重要影响。

材料三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汉室江山永固,曾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诸侯王。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汉景帝时,采纳了晁错的建议试图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结果引起了“七国之乱”,晁错被诛。到汉武帝时,这一问题终于得以彻底解决。


(3)材料三中“终于得以彻底解决”的“这一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汉武帝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   汉武帝时,董仲舒认为,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大一统”。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遂被接受。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2020-11-30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