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4 题号:22638878
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在不断地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命,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君主立宪制确立是英国政治制度史的重大变迁:尽管保留了国王,但国家政治生活由代表多数人的精英去完成,从而确保了多数人的利益。此外,保留了国王的象征性作用,有助于维护英吉利民族的历史连续性。

——摘编自金飞《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再认识》

材料三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摘编自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点。据此写出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选择君主立宪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影响政治制度演变的因素。
2024·广西南宁·一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制度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选自《礼记·礼运》


(1)材料一实际上介绍了我国古代两种制度的更替。结合所学知识,填写A、B两处制度的名称。

A        ;B        

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意思:西周初年分封71个诸侯国,来治理国家)

——《荀子》


(2)与材料二中“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什么?其短期和长期影响分别如何?
(3)战国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管理,秦国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变化有何认识?
2019-11-30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西周等级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地进行争霸战争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1)西周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与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有关?实行该制度的分封对象是什么?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的负面影响已经非常突出,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那么,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全面的看待这一时期的争霸战争呢?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说出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提倡节俭,又是谁在强调治国需顺应自然和民心?
(4)在学习了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班级乱扔纸屑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款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把,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上述三个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三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之处他们运用的是哪一家学说并指出他们各自的主张。
2023-08-12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王灭商以后,实行分封制。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分封国家,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等。封国的统治者都叫国君(或称诸侯)。

材料二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三   西周等级示意图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西周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图中第二层人从周天子手中得到了什么东西?同时他们要向天子尽什么义务?
(4)西周的分封制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2020-04-12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