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伟大的历史转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3 题号:2283150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我们的工作”是制定并通过了一部什么文献?这次“会议”成功召开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   他(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依靠“真理标准大讨论”,果断终结了“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令全世界都为之侧目。国际社会将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

——中国经济网2014年8月《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了,春天的故事还在继续》

(2)材料二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出自哪次会议的决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什么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许划”?

材料三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氏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十九大报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习近平总书记将材料三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形象比喻为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有何重要意义?
(4)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三位国家领导人,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分别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2024·山东东营·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



(1)以上图片材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制度名称。
(2)请你结合亲历者的口述和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亲历者的口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时间历史意义
谢邦定:“国旗升到杆顶的那一刻,广场上30万群众再一次沸腾了,震撼人心的呐喊声甚至盖过了隆隆的礼炮声。紧接着毛主席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告,全场又是雷鸣般的欢呼声!”1949年10月1日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马国范:“我开了几十年的车,以前开的都是外国车,想不到能开上我们自己造的汽车!昨晚一宿都没睡好觉,就盼着这一天哪!”1953——1957年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张丽华:“直到单位传达精神时,我才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后来老师听说我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过服务工作,激动地拉住我的手说:“你太幸福了!这种幸福感,让我兴奋了很长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二       某学习小组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搜集了如下资料:

1980年,兴办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007年,我国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分别增长了51%和60%
2014年,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达1.17亿人次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以上资料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以提炼出多个主题。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资料序号提炼的主题
②、⑧主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
       A、   B     主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⑤、⑦主题三:C       
       D、   E     主题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2020-09-06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2)中国人“走自己的路”,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
(3)邓小平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你如何评价他?材料一中的“伟大理论”是什么?
2020-10-29更新 | 12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歌曲中的历史】
歌曲往往是时代的反映,许多耳熟能详的歌曲不仅记载了某一时期的重大事件,而且旋律优美,打动人心。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材料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材料四:“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我在边疆站岗值班……”

材料五:“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东方之珠”是指我国哪一地区?哪一事件使它重拾尊严?
(3)材料三中哪一基本国策使我国的民族之花绽放?
(4)材料四是一首军旅歌曲,它唱出了人民子弟兵的无私奉献精神。如今,正日夜镇守着我国的南大门人民海军拥有哪些克敌致胜的武器法宝?
(5)我国首次开放的经济特区有哪些?改革致富的代表村是哪里?
2020-01-31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