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隋灭亡与唐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6 题号:228326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九年,唐太宗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美女古玩满院,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停地搜刮百姓,同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亲眼目睹,因此日夜勤政,只希望天下清静,使得太平无事。所以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摘编自《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灭亡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与隋朝灭亡的关联。

材料二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并写出其诞生的标志。

材料三   胡服服饰盛行与初唐、盛唐时期少数民族大量涌入或定居有关,各种穿着的服饰必然影响唐代的社会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氛围中,男人们由于战争和武备的需要,率先使用胡服服饰,使胡服服饰在唐代社会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两京、大都市中的皇亲国戚无不竞相模仿,上行下效,胡服、胡妆便成为时世风尚,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之特有现象。

——摘编自程旭《唐韵胡风》

(3)根据材料三、归纳唐朝胡服服饰成为时尚的原因。

材料四   古代中日之间的交往以隋唐时期为最盛,中国文化全面地东传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第一次遣隋使是在日本圣德太子第一次征讨新罗中派出的,时当推古天皇八年(600年)。30年之后的630年,日本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直到最后一批838年,经过了238年的漫长时间。此间,一方面,留学生和学问僧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日本民族对于大唐的仰慕,已达极点,不仅文物典章照搬中国,而且对于中国生产的物品也非常喜爱,大量唐货进入日本;另一方面,日本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开始进入独立的本土文化发展阶段。

——摘编自徐跃勤《日本“遣隋唐使”动机探析》

(4)以下表述能从材料四中得出的,请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填“错误”;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填“未涉及”。
A.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全面东传的时期。
B.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C.相互学习是古代中日交往的一大特点。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遣唐使对日本的作用。

材料五   唐朝时期,中央政府有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各地设商馆招待外商,设互市监等机构掌管对外贸易,长安、洛阳、扬州、广州、兰州、凉州、敦煌,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当时,中国与新罗、百济(均在朝鲜半岛)、日本、……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等亚非地区的70多个国家都有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摘编自百度百科

(6)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7)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朝时期的阶段特征,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由谁进一步完善?

材料二: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之句。


(2)材料二中武将地位的变化与宋朝统治者实施的哪一政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材料三:为了吸收不同阶层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两宋对选才用人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消除了魏晋以来士族门阀造成的影响。两宋科举取士几乎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再加上科举取士的名额不断增加,在社会各阶层中形成了“学而优则仕"之风。

——摘编自《南宋交通史·序》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指出宋朝完善科举制的措施。

材料四: “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勤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4)材料四反映出明太祖采取什么措施来强化皇权?
(5)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021-08-17更新 | 9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七年级某班同学为更好的了解这一时期,搜集了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雁塔
“雁塔题名”是起于唐代中叶神龙年间的风俗,凡新科中第者,当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题在大雁塔塔壁上,后如有人晋身卿相,还要把姓名改为朱笔书写遂成中国文化之风流佳话,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岁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他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链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德纽带。
                                                                                                                                                 续表
本剧改编自单田芳老师的评书《隋唐演义》采用清代诸人获得小说《隋唐演义》和清代无名氏小说《说唐》的基本故事架构,本剧的剧本由单田芳把关,单老将他三十多年来对评书《隋唐演义》的理解和历史演义小说《隋唐起义》揉捏一起进行了二度创作,为该剧打造“正宗隋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现了隋末唐初的历史。
公元680年,唐高宗颁布诏令确认进士科考词科,将诗歌创作引入科举考试。从此,诗赋成为衡量才华的重要标准,更多的流行体裁,尤其是七言律诗,在宫廷受人瞩目。共八卷(或作六卷),选诗三百一十首,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内容题材题材颇为广泛,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
(1)上述史料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属于影视史料的是____。(填序号)
(2)根据史料②,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地位。该运河最北端位于当时的哪里?
(3)根据史料④,概括唐诗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的原因。
(4)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请就如何保护大运河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2024-04-04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题:

材料一:隋朝国力雄厚,财政充裕。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说: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赐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来,未之有也!

材料二:609至610年,隋炀帝为夸耀国家富强,在洛阳举行盛大的表演大会。《资治通鉴》卷181记载: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

材料三: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在材料一中归纳隋朝“盛极一时”的表现?
(2)阅读材料二、三归纳隋朝灭亡的原因?
2023-02-16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