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2294170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上半叶美国与苏俄(联)关系大事记

时间史实
19181920美国干涉苏俄国内革命
20世纪20年代19241928年美国在苏联的对外贸易中占世界第二位
1930年美国出口市场的25%在苏联
1928年在苏联的所有外国投资中美国占24%
1933罗斯福入主白宫,美苏建交
1939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美苏关系再度紧张
1941希特勒撕毁条约,苏德战争爆发。罗斯福宣布将向苏联提供援助
1942美、苏等国签订《联合国家宣言》,战时同盟关系正式建立
1945年以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日渐破裂,逐步走向冷战

——摘编自马燕、鲁东海《以“历史合力论”理解美苏冷战的起源》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1)据材料一、请用示意图的形式展示20世纪上半叶美国与苏俄(联)关系的演变历程。
(2)据材料一、说明影响20世纪上半叶美国与苏俄(联)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国关系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以粮食税为突破口,创造性地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时期列宁资本主义观呈现出由偏激向温和、由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由借鉴向创新的演进特点,这种演进……帮助经济文化落后的苏俄探索出走向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行道路。

——姜燕《列宁资本主义观的演进特点及现实意义》

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以粮食税为突破口”的改革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一项这次改革的措施。据材料,指出“这一时期列宁资本主义观”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分别列举“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的史实。这篇报告是研究二战后苏联对美政策的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从苏联立场解读苏联大使撰写报告的出发点。
(3)综上所述,归纳苏联(俄)在不同时期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态度及形成背景。
2024-01-28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从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到现在已经差不多500年时间,大致经历了六个时段:第一个财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第二个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个时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并实践社会主义;第四个时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第五个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第六个时段,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张海鹏龚云《马克思主义岂是历史虚无主义?》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二个时段,写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第三、四时段,指出列宁为恢复经济于1921年开始实施的政策,以及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的重大举措。
(2)第五个时段,指出中国共产党在1953—1957年间实现工业化起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措施。第六个时段,写出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重要会议。
昨日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农奴制度的反抗从18世纪起就稳步升级,反对者中不仅有激进分子,还有高层官员。一些人在道德层面上反对农奴制度,而很多人则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除了经济效率低下,农奴制还是乡村不稳定和农民暴动的根源,在19世纪前40年里,已经发生了几百次起义。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18、19世纪俄国农奴制的危机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2)根据所学知识,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迎来了怎样的转机?

材料二   加上严重的旱灾和运输瘫痪,发生了一场大饥荒,有成百万人饿死。世界大战、革命、国内战争和恐怖饥荒等连续八年的破坏,使国家濒于崩溃。它的生产设施同1914年达到的指标相比,倒退了几十年。1921年,喀琅施塔得水兵的起义,暴露了革命队伍本身存在深刻的幻灭感。列宁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化进行得太快了。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3)为了摆脱1921年的危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材料三   在美国,整个30年代初,全国都能看到饥民和失业者的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我们不愿饿死——必须战斗”“提高工资”等口号。1930年3月6日,125万失业工人在美国共产党和左派组织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大城市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英国工人阶级不断掀起示威游行和罢工,甚至发生了水兵暴动。法国在1930年一年之中就爆发了1700次罢工,德国在1930—1932年间,每年都有几十万工人分别举行几百次罢工,严重动摇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4)据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怎样的危机?美国为克服危机,开辟出一条怎样的经济管理之路?
(5)在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奋斗历程中,多次面临危机,也多次化危为机。试结合某一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化危为机的。
2021-03-08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