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59 题号:384690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的法令。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出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四 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四均选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为摆脱困境各进行了什么改革?其影响有何共同点?
(2)材料三、四中,苏俄和美国为摆脱困境各实行了什么政策?其中美国实行的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罗斯福心中的“大萧条”指的是什么事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封信中,我们向你叙述以下一些情况。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镑。”
——1921年3月8日,苏俄潘非洛弗乡的农民给列宁的一封信
材料二:说“价值萎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纳税的能力已降低,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交换手段难逃贸易的长河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1933年3月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
(1)阅读材料一,列宁是采取什么政策解决这一问题的?
(2)阅读材料二,罗斯福就职演说的背景是什么?针对此情况,罗斯福实行新政,此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此新政“新”在哪里?
(3)列宁和罗斯福都在危机时刻进行了改革,拯救了自己的国家。通过上述改革,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16-03-08更新 | 76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7日晚,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响起了大炮的轰鸣声,这是进攻冬宫的号角。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三
1933年3月……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紧急救助署关注在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的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革命事件爆发?此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
(2)为了改正材料一中的错误,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文中的“他”是谁?“他制订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的目的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
(4)从上述史实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16-11-22更新 | 216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3】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几个世界性大国,它们各具特色的崛起道路启迪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现在,昭示着我们的未来。结合下列几则材料,联系所学史实,回答下面各小题的问题。
材料一   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了兴趣。此时的它,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在各种合力下,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材料三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 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 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1933年1 月, 苏联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建成1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 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在“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总共有4500个大企业建成投入生产;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0%,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39%,
——《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它”指谁? “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的原因有哪些?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对外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这个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遇到以下许多问题,写出解决方式?
赢得独立 ——
维护统一 ——
(3)材料三中日本遇到的“生存危机”是什么?它是如何度过危机的? 渡过危机后的日本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1928—1937年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5)你从大国的崛起的过程中,能够感悟到哪些对我国发展有益的启示?(至少写2点)
2016-05-26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