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59 题号:419275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写出材料一中A、B两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
(2)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属于哪种史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更为可信的是哪种史料?
(3)从材料二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出自哪部史书?并说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4)小明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及所载的文物可以帮助他从哪些方面了解宋朝经济的发展状况?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材料三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谁?他生活在我国的什么时期?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2)最能体现他的思想观点的寓言故事是(     

A.守株待兔   B.塞翁失马   C.刻舟求剑   D.愚公移山

(3)据材料二和图二,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2018-11-13更新 | 67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

材料二韩非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材料三墨子的思想体系有两大核心,一是“兼相爱,交相利”,即所谓①;二是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②。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思辨色彩”?最能体现老子思想“思辨色彩”的著作是什么?

(2)材料二中“法治思想”的内容是什么?根据此思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3)材料三中①和②横线处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试解释这两项内容。

(4)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什么局面?请分析当时的时代特征。

2018-08-23更新 | 163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3】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材料一   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小欺大,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属于什么学派?

材料二   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请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2)材料二中的“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材料三   他认为,水行要乘船,陆行要坐车,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3)材料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属于哪个学派?

材料四   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4)材料四的主张是谁提出的?
(5)上述材料总体上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
2019-11-02更新 | 3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