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2 题号:4377534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伟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举措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都挣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什么?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法制建设大事图表
历届人大立法情况
历届人大
立法数量(条)
五届人大
60
六届人大
63
七届人大
87
八届人大
117
九届人大
113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及重大成效,20世纪末,我国提出了怎样的“法治”目标?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写的作文的标题和主要内容,读后回答问题。
(一)一唱雄鸡天下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二)一穷二白绘蓝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旧中国科学技术极其落后,几乎没有像样的科学研究机构。很多有志于科学事业的知识分子也就只好到海外飘零……但是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我国摘掉了“贫油帽”,戈壁滩上升起蘑菇云…


(三)昂首步入新时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建设之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加了综合实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党的十五大之后,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建设之路”的伟大旗帜,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四)改革开放富起来

4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请完成下表。

措施典型代表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广州、上海、青岛等城市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或环渤海地区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据第一个材料,结合过渡时期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重大举措,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新纪元。
(2)据材料二及其史实,回答为改变我国落后的农业国的现状的重大举措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材料中的“戈壁滩上升起蘑菇云”指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中邓小平“建设之路”指的是什么?
(4)材料四①②分别代表什么?
2019-05-09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饱经风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回首七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 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实施了“一五”计划。“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制度保障]

材料二“永远的人民代表” 申纪兰逝世:总台央视记者从山西长治平顺县委宣传部获悉,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于6月28日凌晨在山西长治逝世,享年91岁。发起男女同工同酬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偏僻的西沟村到首都北京的几千里路程,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申纪兰整整走了四天四夜。而在履职尽责的路上,申纪兰奋斗了60多年,提交了大量建议和议案,都是以“三农”问题为核心、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

[三大改造]

材料三 1956年1 月10日,北京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14日上午,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决定采用北京的办法,加快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争取在七天内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21日,上海举行了欢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材料四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材料一中的“一五”计划是哪一年开始实施?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果。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见证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请说出这部宪法的性质。
(3)据材料三,指出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过程中,对资本家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主要采取什么措施? 这种政策的实施有什么好处?
(4)材料四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于什么时候完成?你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2021-09-12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内战,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直至1688年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王行政,司法等权力。

——摘编自马克连主编《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英国议会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文献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进步的思想主张?它是哪一革命运动的重要成果?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3)材料三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颁布的?形成了我国哪一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四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4)上述材料和问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021-03-26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