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5 题号:5052777

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起步】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神奇逆转】

材料二   下图是 1952 年和 1957 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2)材料二中1952年到1957年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一时期我国在汽车工业和桥梁建设方面的成就。

【艰苦创业】

材料三   1962 年 12 月焦裕禄调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通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在一年多时间里,在全县 149 个大队中,他跑遍了 120 多个。他家里也很困难,没有像样的棉被,县里补助他 3 斤棉花票,他就是不要,说群众比他更困难。他患了肝癌,仍坚持工作,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奋斗到最后一息。群众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3)材料三中焦裕禄的事迹体现了哪些精神?

【改革发展】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自习近平讲话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事件?“这条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科技创新】

材料五   下图反映了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5)材料五图片所反映的是我国取得的什么科技成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表1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行业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表2 1952—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趋于零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表1数据显示了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党和政府的哪一举措?表2数据反映了1952年至1956年我国经济成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该变化与哪一事件的完成有关?此后,我国进入哪一发展阶段?
(2)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是指什么制度?它是通过哪次会议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下来的?据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优势。
(3)综上所述,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做出一系列努力的共同目的。
2024-04-21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1953年起,新中国开始了各方面建设的探索。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如图

(1)材料一图片体现了哪一历史事件?其特点是什么?请写出①表示的成就?
(2)材料二出自于哪部法律文件?这部法律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由此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图片体现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有何意义?
2023-10-27更新 | 10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学习小组围绕“1953至1957年中国的社会变化”进行研究性学习,请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单。
1953至1957年中国的社会变化
筛选史料体悟变化(1)下列史料,可用作参考资料的有哪几项?(多选)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毛泽东视察南京农业合作社的新闻报道
C.《南京市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初步方案》(第一个)
D.《实践是检验真理》
(2)以上文献中,史料(填写选项)反映的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的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研读史料分析变化材料一   李士海,南京下关发电厂工人。1950年修理了2000千瓦透平机地轴,保证了南京市的供电。他曾作为第一届人大代表进京参会。

——摘编自《南京之最:最早的全国劳动模范》

材料二   ·3月25日,南京汽配厂试制成功轧牙机,将制造螺丝的效率提高140倍以上。
·3月28日,南京电瓷厂试制成功切削钢料的瓷刀。
·4月30日,南京市机床厂制成我国第一台1325型六角车床。

——摘编自南京市委党史《1954年南京大事记》

(3)材料一中,李士海参加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结合所学,写出此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及其历史地位。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所列成就与当时哪一经济政策有关?我国的工业面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拓展史料丰富变化材料三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毛泽东文集》

材料四   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思想武器……大大提高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觉悟程度。

——《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

(5)据材料三、四、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还呈现在等领域。
论从史出总结变化(6)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1953至1957年的中国社会,其本质变化在于____。
2024-05-29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