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张骞通西域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5169804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哪里?
(2)图二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哪位航海家最早发现美洲?他代表哪个国家出海?他的远航得益于中国哪项发明?
(3)图二使世界逐步发展为一个“地球村”,请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4)本世纪初,中国积极参与的世界性经济合作组织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区域的开发和治理是国家大事。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原连为一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地区的交通路线逐步开辟,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中西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意义十分重大。(汉宣帝时)汉朝置西域都护于乌垒(今新疆轮台东北),总领诸国。边疆局势比武帝时更为稳定。——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补充完整以下内容。结合所学,概括张骞的贡献。
丝绸之路的出发地:           ,穿过           ,途中经过A           、 B           两个关口,经西域前往中亚、西亚,再到更远的欧洲。

材料二 东晋南朝之存在,对江南地区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在于相当程 度上避免了民族冲突和战乱祸害,相对和平的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环 境,更在于大量移民的进入。南下移民的进入形成了农业开发的主力军。这些移民 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摘编自严耀中《在分分合合中前行》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
2023-01-05更新 | 8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沟通、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密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踏着串串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绸、漆器等物品去了,驮着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良种马、石榴、核桃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摘编自《二十五史详解》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输出和输入的物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丝绸之路开通的影响。
2023-12-17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者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符号一:青铜器

材料一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据CCTV-10《百家讲坛》



(1)图1中展示的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文化符号二:文字

材料二          距今三千多年,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有系统的文字,与当时世界上先后出现的古埃及纸草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古印度印章文字,并称世界四大最早文字,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摘自《光明日报》



(2)材料二与图2中指的是哪种文字?

材料三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丝织方絮)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后汉书》


(3)材料三中改进书写材料的人是谁?

文化符号三:丝绸


材料四     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筒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

——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4)请参照图3将丝绸之路的起点A与终点E的填在方框内。

(5)丝绸之路是一条双向交流之路,佛教在那时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期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请你举两例石窟名称。
2022-01-23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