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朝的灭亡 > 楚汉之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54534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项羽年少时曾见秦始皇巡视会稽(古地名),见其阵势威武,而周围的老百姓都很敬畏,于是说:彼可取而代之(意思说秦始皇也可以被取代)。他叔叔项梁大惊,掩住他的口说:不能乱说,这是要诛灭全族的。

材料二 项羽年少时,读书不成;学剑,又不成。他叔叔项梁很生气,项羽说:读书只能记记人的名姓而已,学剑只能抵挡一个人,我要学习打败千军万马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项羽很高兴,但依然是会一点点就不肯再学了。

材料三 后来项羽和刘邦争天下,被汉军围在垓下,自度不能脱身,怜然作诗一首: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后杀出重围至乌江却又不肯一个人过江东,于是自刎而亡。

材料四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李清照


(1)读完上面的历史故事,你觉得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2)诗歌最能描写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历史材料三中项羽吟唱的诗歌,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和内心世界?
(3)材料四是后人对项羽的一个评价,这首诗歌颂了项羽什么品质?
(4)请你在下面再写一个关于项羽的历史故事。
【知识点】 楚汉之争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1)依据材料,归纳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

材料二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民心安定。后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齐桓公和刘邦能够成功的共同原因。
2023-04-18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传子,“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材料二: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1)材料一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材料二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3)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在地方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材料三:汉武帝当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的繁荣阶段,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4)材料三中“西汉王朝”的建立者是谁?
(5)汉武帝为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在思想方面采取了谁提出的什么建议?
2019-05-16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敞……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二“族(消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材料三刘邦率军到成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1)材料一中,司马迁认为“长城之役”“五岭之戍”是秦朝乱政。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长城之役”“五岭之戍”是秦朝乱政的哪一表现?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表现?
(2)结合材料一说出材料二中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3)归纳材料三中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
(4)秦朝的灭亡和刘邦的胜利说明了什么?
2023-08-14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