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五四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8 题号:600746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4日)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材料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四:……雄狮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会址在哪?这次大会何时召开?
(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这一“正确革命道路”开始标志是什么?
(4)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 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1)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这些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一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
2023-09-06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五四运动,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六三运动时,就不单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材料一中的“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化革命指的是什么?其主要影响有哪些?
(2)据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3)根据你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19-12-13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19 年5 月4 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3 000多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随后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全国各地学生纷纷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从6 月5 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自动举行罢工。而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随后,“三罢”斗争扩展到了全国20 多个省区、100 多个城市。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相继被免职,被捕学生获得释放。6 月28 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观察材料一漫画回答,巴黎和会上作出了怎样的规定,导致德国人如此沮丧、日本人如此得意?这一规定直接引发了国内的哪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2018-11-03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