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10 题号:6193134
探究题: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焦点话题之一。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下面是对我国唐宋时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的探讨,请你也参与进来。


【宋朝——先战后和的民族关系】
(1)请举出北宋与少数民族战与和的事例各一项。
(2)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维持相对和平关系有什么意义?
【深入探究】
(3)通过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碰撞中不断融合,为祖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唐朝时期为加强和吐蕃的联系采取什么措施?写出图二中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

材料三   澶渊之盟开始了双方长达一百多年和平相处的对峙政局,……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发展,使得从景宗开始的中兴事业得到继续发展的和平环境。

——白寿彝《中国通史》

(3)材料三中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指哪两个政权?根据材料指出双方签订盟约的意义。

材料四   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元朝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部编七下教材

(4)材料四中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指哪个民族?依据材料回答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起到什么作用?

2019-04-26更新 | 10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四月(贞观四年)丁酉,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以献捷。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

——(后晋)刘响等《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材料二:北宋初年,宋辽互有征战。1004年,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西夏建立后,多次进攻北宋。1044年,宋夏议和,宋每年赐给西夏岁币。宋和辽、夏和议以后,恢复了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三:(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汪大渊《岛夷志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被称为“天可汗”是谁?他在位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请在唐与吐蕃交往中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证明他积极实行这一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民族关系的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时在澎湖岛设置了什么机构?其设置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022-07-27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材料一中的“先皇帝”指的是谁? “和同为一家”指哪两“家”的关系?该事件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的“岳家军”反映了哪两个政权之间的战争?
(4)综合上述材料概况指出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2017-05-07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