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6245982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它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 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 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史官烧掉记载秦国以外各国的历史书。民间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及“博士官所职”之外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著作,一律烧毁。第二年,咸阳的一些方士、书生行骗,或在背后“道古害今”、攻击新政,指责秦始皇“贪于权势” “乐以刑杀为威”,秦始皇知道后,派人追查,活埋了400多人。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2)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请根据材料指出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

材料三: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方,旨意不同。”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译文:各学派所述的道理彼此不同,人们的看法彼此各异,诸子百家研究的方向不同,意旨也不一样。)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 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解决“百家殊方,旨意不同”的局面,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指出汉武帝在巩固大一统方面采取的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尊崇儒家思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思考,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核心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说秦始皇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思考,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为了尊崇儒术,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的措施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4)秦始皇、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方法不同,但目的一样。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2020-01-20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材料一        


①孔子像

②汉武帝像

③毕昇像

④郑和像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位历史人物,仿照示例,撰写人物介绍词。(示例除外)

示例:

汉武帝:西汉皇帝,采取“推恩令”等统治措施,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材料二   1814年一位意大利人称:“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2)说出材料二中体现的评价人物的方法。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

材料三   1844年,卡尔·本茨出生于德国。中学时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期间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机械构造等课程。在辗转了多个工作后,他开始创建自己的工厂, 并很快将目标锁定在研制发动机上。在经历多年艰苦生活和无数次失败考验之后,利用内燃机等一系列研究成果,终于在1886年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


(3)依据材料三,概括卡尔·本茨事业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无数的时代英雄。有“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原军,“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还有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屠呦呦、袁隆平等著名的科学家……


(4)“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结合材料五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1-05-06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解释“仁者爱人”,就是做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并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统治者则应体恤民意,爱惜民力,这样社会才能和谐。

材料二:如下图表

由于一些方士、儒生评议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
专任狱吏,事情无论大小都由他一人决断等等,
秦始皇听后,盛怒不可抑止,以妖言以乱黔首
(指百姓)的罪名,下令进行追查,并将提出
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活埋于咸阳。
(右图为《秦坑儒谷》)

材料三: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即位后,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1)材料一中“他”是谁?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你说一说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
(3)针对材料三反映的问题,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这一建议对儒家学说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1-01-16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